天主教徒别无选择, 只能福传

在福音当中,基督的指令非常清晰, “不随同我的, 就是反对我”

让我先问问两道问题。第一道问题:你是耶稣的门徒吗?
第二道问题:你是否曾有意带领其他人信从基督的?

当我们对第一道问题的回答是“是的“,却不能对第二道问题做出同样的回答时,就有些不对劲了。成为耶稣的门徒同时也意味着成为传道者。这是来自圣经的想法。在马尔谷福音4:19,耶稣并不仅仅是叫祂的第一批门徒 “来,跟从我”。当祂继续说:”我要使你们成为渔人的渔夫”时,祂提出了当门徒的最终目标。祂在一开始就说明了这个目标,并在最后又重复了这个目标。” 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玛窦福音28:19)。在马尔谷的福音版本里,耶稣说,” 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马尔谷福音16:15)。路加记录了耶稣的最后提醒,祂的门徒要成为祂的见证人,要以祂的名向万民传悔改和赦罪。(路加福音24:47-48)。祂在宗徒大事录1:8中重复了这句话,作为整个教会故事的蓝本,” 在耶路撒冷及全犹太和撒玛黎雅,并直到地极,为我作证人。”

若望将这一呼唤作为复活的主的第一句话,”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样派遣你们。”(若望福音20:21),并明确指出,对于那些说自己爱耶稣的门徒来说,传福音不是一个选项,”你爱我吗?” “你喂养我的羊群!”。你有没有想过你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可能是什么?你可能希望这些话是你所爱的人最记得的。你会希望它能对你的一生产生影响。以同样的方式,我相信耶稣希望祂的最后一句话不是别的,而是祂的门徒们最关心的。

我们看到天主教会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一直忠实于这些话。在宗徒大事录的结尾,圣保禄终于到达了帝国的中心–罗马。从那里,福音向西进入欧洲。快进到16世纪,传教士在美洲、非洲登陆并返回亚洲。圣方济·沙勿略(St Francis Xavier),亚洲的传教士和传教士的共同主保圣人,试图激发那些自称是天主教徒的人的热情,使他们 “完全听从天主的呼唤。他们确实会从灵魂深处呼喊:’主啊,我在这里。祢想让我做什么?把我送到祢希望的任何地方,甚至远至印度!'”

虽然普遍的想法是,教会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后改变了对福音的教导,但这与事实相去甚远。 1974年,教宗保禄六世对教会的宗旨不吝溢美之词,”宣传福音乃是教会特有的恩宠及使命、她的最深的特征。她之所以存在,是为宣传福音”(在新世界中传福音 14)。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呼唤教会:”我感觉到把教会的全部精力投入新的福音传播的时刻已经来临….,。没有一个基督信徒,没有一个教会机构能够逃避此一崇高责任:向万民宣讲基督”(救主的使命3)。在给亚洲教会和年轻人的具体信息中,圣若望保禄二世宣布:”如果亚洲的教会要完成其天赋的使命,那么,福音的传扬….,应占有绝对的优先地位。”(教会在亚洲 2)。教宗本笃随后成立了圣座促进新福传委员会。在我们的时代,教宗方济各呼吁将传教活动反映在教会结构的每个部分,作为教会所有活动的范式,”一股传教动力,足以转化一切,好使教会的习俗、风格、时期、行事历、语言和架构,都足以成为今日世界福传的管道……” (福音的喜乐27)。

耶稣不允许祂的跟随者选择不温不火,不参与福传(默示录3:20)。只有两种选择。耶稣说:”不随同我的,就是反对我;不与我收集的,就是分散”(玛窦福音12:30)。对于教会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忽视了主的授权,就像门徒犹达斯那样的背叛;大使命已经变成了大遗失。现在是我们选择是否真正成为顺服耶稣的门徒的时候了。
你今天会把全心全意跟随耶稣作为你祈祷的意向吗?你是否愿意接受耶稣的使命作为你自己的使命,”寻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路加福音19:10)呢?

福传: 翻译中的迷失

教会的存在是为了传福音,这也必须是我们的使命

作为天主教徒,你我都从未在传福音的文化中长大。一位在我们青年团演讲的神学院学生甚至大胆地断言,”教会不再传福音了”。在成长过程中,我相信所有的宗教都是一样的,只是通往天主的道路不同;我是一个宗教相对论者。我认为一种宗教的排他性主张是令人反感的新教。

当我阅读到圣人传记时,他们对灵魂的热忱听起来比我所领受的天主教信仰更像新教,这对我的宗教思想是一种冲击。16世纪亚洲福音事工的先驱、传教士的守护者圣方濟·沙勿略 (St. Francis Xavier)写道:

“这里有许多人没有成为基督徒,原因只有一个:没有人使他们成为基督徒。我一次又一次地想去欧洲的大学,特别是巴黎,像个疯子一样到处喊叫,吸引那些学识多于慈善的人的注意:”真是一场悲剧:由于你们,多少灵魂被关在天堂之外,落入地狱!”

事情开始改变了。我开始自己阅读圣经,并意识到如果我认为基督教的独家主张是偏执,那么耶稣就是源头。祂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 (若望福音14:6)。而现代教会在《在新世界中傳福音》(1975年)、《救主的使命》(1990年)、《教会在亚洲》(1999年)、《主耶穌》(2000年)和《福音的喜乐》(2013年)等文件中,从未改变过她的信息和对福音事工的迫切性。

教皇的教诲与信徒们在教堂里实行的天主教教理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不服从耶稣,甚至无视祂的命令:”去使万民成为门徒”(玛窦福音28:19),都需要被指出其本质所在:不服从祂,甚至是一种罪过。

我们在哪里出了这么大的问题?

1962-1965年召开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为现代世界的背景更新了天主教会的教导。圣神在这次大公会议中的引领从未受到怀疑(除了边缘地带的疯子)。但可以肯定的是,天主教会对其他宗教及其信徒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变化。世界上的主教们感觉到圣神在呼唤教会在各教派中和宗教间的对话中建立桥梁,而不是开除教籍、诅咒和叫停异端邪说。

这并不意味着教会改变了她对基督和教会的独特作用的教导。她仍然相信耶稣是唯一的救赎途径,在教会之外不可能有救赎;但不同意别人的信仰并不意味着她必须是讨人厌的。

不幸的是,对于99%的天主教徒来说,这些细微的差别在翻译中丢失了。耶稣是唯一的中保,而其他宗教的人也能得救,这两个论断之间的矛盾仅仅意味着所有的宗教都是一样的,我们不需要再传福音了。因此,梵二大公会议之后的时期,对于没有谷歌搜索(Google Search)来检查神学院教授和讲道坛所传的内容的一代人来说,是令人困惑的。成片的天主教传教士开始怀疑他们是否浪费了自己的生命并离开了修会。在失去了为天堂改变灵魂的目的后,他们成了人道主义救济的代理人。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天主教徒不应回避与穆斯林、佛教、印度教、不可知论者或无神论者的邻居建立热情的友谊。天主教徒应该秉持维护生命,站在家庭问题的最前沿,为移民服务并关心创造物。但天主教徒也应确信,”如果不宣布纳匝肋耶稣、天主的名字、教训、生活、许诺、天国及奥迹,则不是真正的宣传福音。” 在新世界中傳福音 22)。面对庞大的传教领域,如果有20亿亚洲人的灵魂,大使命,也就是耶稣的遗言,必须成为每个天主教徒的首要任务:培养能培养传教士的传教士。

对你和我来说,传教的转变将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你爱主并希望参与这一变化,请加入我们的网页,我们将逐一解开这些问题。

English Version – Evangelisation: Lost in Translation